植物照明成为产业新亮点

2025-07-17

科学研究表明,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,植物灯可起到关键的光质调节作用。如今,植物灯也被人类拓展应用到了更多的领域。从粮食生产、果蔬培育、花卉种植到药用植物栽培、驱蚊杀虫等多个领域,以植物灯为核心技术的产业应用方案正在越来越普及,“照明+农业”的跨界融合模式更是催生了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。随着市场需求持续飙升,目前除了政府和各大研究机构纷纷聚焦植物照明技术产业之外,多个领域的厂商和科创企业也开始加大产业布局,各个细分赛道的投融资力度不断加大,行业正式进入了加速发展期。


植物灯.jpg

植物照明可以做到精准控制并且节能环保

从根本来说,植物照明在农业等领域的延伸应用,就是对光合作用的创新拓展。因为在七色光中,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光,剩余的绿光、黄橙光等微量光主要参与到植物的其它代谢过程。正是因为光质具有差异性,植物照明为了高效培育植物,可以通过对光照度、光周期、光谱分布、光均匀度的精准控制,进一步实现有效光源的高效利用。

01



和传统照明模式相比,植物照明不仅优化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,而且可以针对不同植物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不同光谱,剔除掉无效光,精确控制植物生长所需波段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,从根本上保证植物的产量和质量。在此基础上,植物照明具备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,因此成为发展高质量农业的可行性方案。

从产品分类来看,植物照明灯主要有LED灯、荧光灯、高压钠灯、白炽灯及卤灯四大类型,其中LED灯是目前的市场主流产品。以半导体电光源及智能化管控装备为基础,LED植物照明灯可以按照植物生长的光环境需求规律和生产目标要求,创造出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光环境,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、高产、稳产、高校、生态、安全。由于LED植物照明灯光效高、发热低、体积小、寿命长,再加上LED技术不断升级,目前其市场渗透率也在持续提升。

近十年来,产业发展不断提速,除了在传统农业领域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之外,在设施园艺、畜禽养殖、渔业植保等多个领域都实现了市场突破。按照GGII(高工产业研究院)数据显示,2018-2020年是我国LED植物照明系统产值规模急速上升的高峰期。其中,2020年我国LED植物照明系统产值规模达到了95亿元,同比增长25%。近两年来,行业更是保持着20%以上的高增长率,市场规模也早已突破110亿元大关。

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推动下,越来越多的本土头部企业开始加大植物照明赛道的市场布局力度,从上游芯片到封装器件,再到灯具、系统的产业链已经基本成型。行业权威机构预测,预计今年我国LED植物照明产品和系统的需求量将涨到149000套。


植物照明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案

从产业应用前景来看,植物照明在与植物相关的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。除了传统的植物组培、叶菜生产、温室补光、花卉种植之外,近年来,随着“照明+农业”的跨界力度不断加大,植物照明在藻类培养、植物保护、太空果蔬、驱杀蚊虫等多领域也有了深度应用,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。

尤其是随着全球粮食危机问题越发突出,植物照明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。因为传统农业受到气候环境、土壤污染等因素的影响,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威胁。而植物照明光控技术和一系列农业智能科技相结合,可以保证植物生长环境的安全稳定,对于实现周年连续性、密集型高效生产高品质、无公害农作物起到了硬核保护作用。

02



在政策层面,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植物照明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工作也在持续推进。早在2019年,我国就成立了植物照明咨询顾问组,植物照明相关的IEC标准规划工作,在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领导下正在全速推进,这对植物照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。随着植物照明为未来植物工厂大规模生产粮食提供了技术储备,我国也将其视为引领未来农业革命的关键产业,越来越多的支持政策正在密集出炉。

在市场端,制约植物照明产业发展的因素除了核心技术之外,成本因素也不可忽视。近年来,随着产业越来越成熟,相关产品的降本提效成果也越来越显著。数据显示,2022年LED植物照明系统均价为8.02万元/套,LED植物照明灯具市场均价为0.65万元/套。而到今年,其均价分别降至7.00万元/套和0.63万元/套,这为市场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新动力。相关机构预测,预计到2024年,仅仅是植物补光设备市场的规模,就将达到57亿美元。

源自网络

阅读4
分享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