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喂食器在主人离家时准时出粮;摄像头另一端传来家中爱宠熟睡的画面;佩戴项环的运动数据悄然同步到手机APP,生成一份健康周报……
这些曾经想象中的场景,如今已成为成千上万养宠家庭的日常现实。
越来越多的“铲屎官”发现,智能设备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玩具,而成为科学养宠的新标配。它们不仅能在主人工作出差时提供安心感,还能借助健康监测功能提前预警潜在风险,甚至能在智能互动中感知宠物的需求。
推动这一智能化浪潮的,是“宠物人性化”消费理念的深化、物联网技术的普及,以及宠物主对宠物健康安全越来越精细的管理需求。
伴随这些趋势,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功能更精准、品类更多元的产品与服务,从智能喂养、清洁护理,到行为管理、远程看护,几乎覆盖了宠物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场景。
当智能化逐渐成为养宠的新常态,它不仅改变了人与宠物的日常互动方式,也重塑着宠物产业的竞争逻辑。
而在全球宠物科技市场加速扩容的浪潮中,中国品牌也开始频繁登上出海舞台。然而,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格局中找到差异化突破口,正成为摆在它们面前的一道关键命题。
如果说十年前的智能宠物设备还是“小众尝鲜”,那么如今它们已是宠物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从全球市场来看,宠物科技正处于加速成长的阶段。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,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4.7亿美元,并将在2030年进一步攀升至238.8亿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3.87%。
图源:Litter-Robot
从区域格局来看,全球市场呈现出“成熟市场主导,新兴市场领涨”的态势。
北美作为全球最大的宠物消费市场,在2024年占据了36.84%的份额,这与其完善的宠物医疗、保险体系以及高消费能力密切相关。
然而,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区域当属亚太市场。预计到2030年,该地区将以16.06%的复合增速领跑全球,其中中国市场因养宠规模化与消费升级,正在不断释放出新的需求红利。
与此同时,欧洲市场则呈现出另一种特征:各国消费习惯差异明显,但普遍强调产品安全、数据隐私和环保合规,为注重品质与合规的品牌创造了空间。
从赛道拆解来看,宠物智能市场的蓬勃发展具体体现在三大方向。
其一是可穿戴设备,智能项圈和追踪器继续保持着最大的市场份额,在2024年贡献了全球市场37.34%的收入。其中,识别与跟踪应用占据市场38.62%的份额,不过随着宠物主转向主动健康管理,健康与健身监测功能的增长速度最快,到2030年其市场份额将达到17.01%。
另一条增长迅速的赛道是自动化护理,智能猫砂盆和自动喂食器的普及,正快速改变养宠家庭的日常。其中智能猫砂盆的增长潜力尤为突出,预计到2030年,其增速将达到16.48%,成为该领域增长最快的品类。
此外,远程看护类产品近年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,精准满足了主人“在外也能陪伴爱宠”的心理需求。而Furbo、Petcube等品牌的成功,更印证了这一赛道正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。
图源:PETKIT
而从产品演进来看,智能宠物设备的重心正悄然转变。
在技术上,AI与物联网的结合正不断拓展产品边界。GPS仍是核心功能,但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到健康分析与预测服务中,让设备从“记录数据”逐步走向“提供洞察”。
例如Whistle在定位之外,叠加了对活动、睡眠等健康指标的持续监测,并通过AI模型提前识别潜在风险,帮助主人更早干预。预计2025-2030年间,这类智能化健康功能的增速将达到15.08%。
用户需求层面的关注点同样在变化。过去消费者主要看重远程操控等单一功能,而如今更期待精细化的健康管理与情感互动。Furbo的远程投零食功能、Petcube的双向语音和视频互动,都是从“远程控制”延伸到“陪伴与沟通”的典型尝试。
这种变化推动品牌逐渐从单点功能的堆叠,走向多品类联动的生态布局。国内的小佩、小米等品牌,正在尝试把喂养、看护、健康监测等多个环节连接在一起,为用户提供覆盖吃、住、行、护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图源:PETKIT
源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