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外激光补光技术迎来爆发期

2025-11-11

从安防监控到自动驾驶,从无人机夜视到工业检测,红外激光补光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突破距离与安全的边界。


红外修改.jpg


漆黑的夜晚,一架无人机在300米高空悄然飞行,其搭载的监控设备却能清晰捕捉地面细节——这得益于红外激光补光技术的最新突破。


在安防监控、自动驾驶和工业检测领域,传统LED红外补光技术已难以满足远距离、高清晰度的成像需求,红外激光补光技术正在快速填补这一空白。


图片


图片


红外激光补光技术使无人机在夜间也能清晰成像(示意图)


红外激光补光灯 vs 传统LED补光灯性能对比


图片


学术研究突破,瓦级近红外光源诞生


图片


华南理工大学研发的MgO:Cr3+荧光透明陶瓷材料


在红外光源材料研究领域,华南理工大学夏志国教授团队今年3月在《自然·光子学》发表开创性研究成果,成功开发出瓦级宽带近红外光源。


技术指标
性能参数
行业对比
发光峰值
810nm
最优水平
外量子效率
81%
领域最高纪录
输出功率
6W
传统光源的12倍
光转换效率
29%
领先水平

该团队研制了MgO:Cr3+荧光透明陶瓷,其宽带近红外发光峰值达810nm,外量子效率高达81%,创造了该领域的最高纪录。这一材料突破解决了长期困扰学界的"能隙率"问题。


红外激光补光技术三大发展趋势


图片


红外激光补光技术正沿着三条清晰路径演进:小型化、智能化和高安全性。


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封装工艺的创新,红外激光补光灯的寿命也在显著提升。目前高端产品已实现50,000小时连续使用寿命,光衰率控制在极低水平。


未来五年,随着激光技术应用的深入开发与完善,红外激光补光技术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,在智能交通、无人机、医疗检测等领域发挥更大价值。


红外激光补光技术的革新浪潮正席卷全球。随着深圳企业在安防监控领域不断突破距离极限,华南理工大学在材料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,国际巨头在精密制造领域持续创新,一幅技术融合应用的画卷正在展开。


未来已来。当红外激光补光技术突破300米夜视距离,当瓦级近红外光源成为现实,当超快激光平台重塑精密制造,我们正见证光电技术开启一个更清晰、更智能、更安全的新时代。


这些创新不仅照亮黑暗,更将照亮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。


源自网络

阅读1
分享
写评论...